火龙


1981年9月30日《安徽日报》4版图片报道:“政策落实好,农村新事多。

嘉山县农村一户或几户联合买拖拉机的事已相当普遍。

太平公社社员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共买拖拉机一百二十五台,目前全社平均每十户就有手扶拖拉机一台”。

1989年4月12日1版报道:“六安手扶拖拉机厂积极生产拖拉机,满足春耕生产需要”。

农业机械化的进程还在不断加速。

如今,农机是“三夏”大忙的主角。

2016年6月17日《安徽日报》5版报道:“今年夏收投入约15万台联合收割机。

6月4日天一放晴,主产区迅速组织大规模抢收。

6月7日当天,全省投入收割机10.9万台。

一天收获633万亩,超过亳州全市的小麦面积。

今年主产区的抢收实际上三四天就大头落地,截至6月10日,我省麦收基本结束,机收率达98%以上”。

高科技“无人机”也频频亮相。

以往“一喷三防”主要靠人工,如今越来越多的植保无人机活跃于陌上田畴,成为农民植保的好帮手。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再到全程机械化,劳动工具的变革,标志着农业发展的高度。

从“单纯要产量”到“提质增效益”上个世纪60年代,物资相对匮乏,在当时的《安徽日报》上,“农业增产”是一个高频词。

1963年4月5日头版报道《全省春耕播种形势喜人》:“从峰峦重迭的皖南山区,水网密布的巢湖流域,到一望无际的淮北平原,处处呈现出一幅紧张繁忙的春耕播种争取农业丰收的图景”。

那时农作物品种的选择,也十分看重“产量”。

1963年4月16日3版刊发的稿件《早稻新品种 “芜农一号”选育成功》提到,“它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的特点”“亩产量达七百六十一斤”。

一眨眼来到上世纪80年代,这时仍有大量新闻作品报道农作物产量。

1981年4月18日2版图片报道:“全椒县城东公社永宁大队,为了提高早稻单位面积产量,确保早稻丰产丰收,不误农时地给早稻田块施足基肥”。

另有1981年6月13日2版图片报道:“五河县良种场今年播种的一千七百亩小麦又获丰收,平均单产可达八百斤左右,比去年增长五成,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1981年8月14日头版刊登了《全省一千多万亩早稻又获丰收》:“早稻播种面积在比上年减少一百零五万亩的情况下,总产量达到七十二亿九千万斤,比上年增产四亿斤,增长百分之五点七,单产达到六百八十一斤,比上年提高九十三斤,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如今,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绿色发展正改变着农业生产方式,而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正从“吃饱”向“吃营养、吃健康、吃口味”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