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之领域◆耀光


70年筚路蓝缕,中国水运天翻地覆慨而慷,我国船队规模跃升至世界第二。

截至2018年年末,全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3.7万艘,净载重量超过2.5万亿吨,集装箱箱位196.78万标箱。

在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我国有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招商局集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3家航运领域企业上榜。

在世界上最复杂、治理难度极大的巨型、丰水、多沙、多汊河口——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成套技术经40余年研究和科技攻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工程的成功,使进出长江口船型增大、航速和安全性提高,对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同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在国际上率先形成了系统完备的离岸深水港建设核心技术,解决了外海恶劣自然条件下建设大型离岸深水港口的世界性难题,使我国具备了在外海建设港口和陆域基地的实力。

70年来,水运安全保障能力从基础设施极度落后起步,迅速实现大幅跃升、跨越式发展,我国初步建成了覆盖全面、保障及时的综合航海保障系统。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沿海设置各类航标约1.6万座,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骨干网络基本覆盖沿海及内河主要水域。

全国海事系统建成了水上遇险安全通信系统,甚高频安全通信系统基本实现了沿海25海里全程覆盖,海事现代化监管系统建成VTS中心40多个,监管水域达7.4万平方公里,我国成为世界上VTS数量最多、监控水域面积最大的国家。

导助航设施布局完善的同时,深远海抢险打捞多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1.4万千瓦救助船畅行无限航区,313.5米饱和潜水海上作业深度保持世界纪录,水下500米高精度扫测,50000载重吨级别自航半潜船,4000吨起重船……一批专业救助装备相继投用,一项项科研成果鼓舞人心,水运前沿科技创新富有活力,水运安全感日益增强。

救捞系统自1951年成立以来至2018年共救助遇险人员77903名,救助遇险船舶5227艘,打捞沉船1803艘,被沿海群众誉为“当代妈祖”。

今日的中国海事、中国救捞,已成为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分享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

我国连续15届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加入了数十个国际海事组织公约。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会点上,肩负交通强国的雄心壮志,新时代交通人将一如既往全力以赴奋勇争先,向着“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冲刺,劈波斩浪、创造奇迹,为助推“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提供源源不竭的澎湃动力!大事记●1958年7月,交通部成立远洋运输局,开始着手组建远洋船队。

●1970年,我国开始利用中国银行贷款,平均每年购买近100万吨船舶。

同年,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开工。

●1973年,中国恢复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地位。

●1983年,交通部提出“有河大家走船”的开放思路,水运市场从此形成了个体、集体、国有多种经济主体形式并存的格局。

同年,对长江航运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港航分管的原则,撤销了长江航运管理局,分别组建了长江航务管理局和长江轮船总公司。

●1986年,开征港口建设费。

●1989年,在国际海事组织第16届大会上,中国首次当选A类理事国,并连任至今。

●1990年,《内河通航标准》正式颁布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