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封神传说


今年主产区的抢收实际上三四天就大头落地,截至6月10日,我省麦收基本结束,机收率达98%以上”。

高科技“无人机”也频频亮相。

以往“一喷三防”主要靠人工,如今越来越多的植保无人机活跃于陌上田畴,成为农民植保的好帮手。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再到全程机械化,劳动工具的变革,标志着农业发展的高度。

从“单纯要产量”到“提质增效益”上个世纪60年代,物资相对匮乏,在当时的《安徽日报》上,“农业增产”是一个高频词。

1963年4月5日头版报道《全省春耕播种形势喜人》:“从峰峦重迭的皖南山区,水网密布的巢湖流域,到一望无际的淮北平原,处处呈现出一幅紧张繁忙的春耕播种争取农业丰收的图景”。

那时农作物品种的选择,也十分看重“产量”。

1963年4月16日3版刊发的稿件《早稻新品种 “芜农一号”选育成功》提到,“它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的特点”“亩产量达七百六十一斤”。

一眨眼来到上世纪80年代,这时仍有大量新闻作品报道农作物产量。

1981年4月18日2版图片报道:“全椒县城东公社永宁大队,为了提高早稻单位面积产量,确保早稻丰产丰收,不误农时地给早稻田块施足基肥”。

另有1981年6月13日2版图片报道:“五河县良种场今年播种的一千七百亩小麦又获丰收,平均单产可达八百斤左右,比去年增长五成,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1981年8月14日头版刊登了《全省一千多万亩早稻又获丰收》:“早稻播种面积在比上年减少一百零五万亩的情况下,总产量达到七十二亿九千万斤,比上年增产四亿斤,增长百分之五点七,单产达到六百八十一斤,比上年提高九十三斤,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如今,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绿色发展正改变着农业生产方式,而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正从“吃饱”向“吃营养、吃健康、吃口味”转变。

大力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向绿色发展转型,保障从田间到“舌尖”的安全,以绿色、安全、高品质农产品满足消费升级新需求,势在必行。

现在《安徽日报》上的农业关键词,从“增产”转变为“提质”。

2010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确保粮食总产达到615亿斤以上”,2013年要求“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打造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则对“结构和效益”更为关注,提出“挖掘品种、技术、减灾等稳产增产潜力”,强调推动优质专用粮食基地建设。

从“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到“优质专用粮食基地”,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在江淮大地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变化将继续发生。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70年砥砺奋进,70年沧海桑田。

把70年来的中国故事、河北故事讲好,唱响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昂扬旋律,是党报记者的幸运和责任。

在“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大型采访活动中,本报全媒体记者扑下身、沉下心、走下去,深挖基层实践的源头活水,采写了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在记录70年伟大变迁的同时,也积累了锤炼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许多感悟和心得。

在深入基层中练就强劲脚力,在洞察生活中练就敏锐眼力,在勤学深思中增强脑力,在书写时代中练就不凡笔力。

本报今起推出系列专版,刊发部分记者参加这次大型采访活动的所思所感,以期和读者朋友共勉,共同在奋斗中书写新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