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极品+28


在其最快增长时期,一代美国人终其一生,生活水平可以达到近一倍的改善。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成功赶超、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

在其增长最快时期,一个1950年出生的日本人,平均经历的生活水平可预期提高近10倍。

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改革开放把中国推进高速增长的轨道。

1981年出生的中国人平均预期寿命为68岁。

在1981-2018年的37年期间,中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8.6%,也就是说每个中国人平均已经享受到20余倍的生活水平改善。

并且在此之后,人均GDP仍将保持持续增长势头。

而1981年出生的中国人可以预期活到2049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际。

尽管今后增长速度不会保持过去那么快,但也不难想象,一个典型的80后中国人终其一生,会经历怎样的收入水平提高。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先驱大卫休谟在1742年的一篇文章中曾经预言,当艺术和科学的发展在一个国家达到至真至善之后,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微,此后艺术和科学极少有可能甚至永远不会在同一国家得到复兴。

历史上,中华文明曾经达到过辉煌的高峰,科学技术也长期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然而,在西方国家纷纷跟进工业革命,加快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同时,近代以来的中国发展却大大落后了。

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才再创辉煌。

迄今为止中国在各个领域赶超与发展所创造的奇迹,已经打破了这个“休谟预言”,并且将继续打破这个预言。

四、宝贵经验7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取得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40年创造的发展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性成就,归根到底在于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于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于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于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在于坚持改革开放,勇于拿起手术刀革除自身病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国人民团结奋斗,齐心协力创造共同的美好生活。

新中国发展和建设的探索历程、改革开放时期取得的经济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全面创造的新辉煌,表现出的是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

这里仅从改革开放过程,选择有限角度和一些侧面进行概括,从中观察这个过程所体现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特别是党领导人民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探索和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第一,从国情出发进行建设和推进改革开放。

中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取向,是根据自身国情进行的选择,而不是照抄照搬任何先验的发展模式。

形成于西方发达国家以新古典主义为主流的经济理论和政策教条,常常被作为万应灵药推荐给发展中国家或转轨国家。

这些理论和政策的推销者,在改革方式上,认为市场机制可以像宇宙大爆炸一样在一夜之间形成,以“不可能分两步跨过同一条壕沟”为依据,推荐各种版本的“休克疗法”;在改革内容上,推荐以所谓“华盛顿共识”为圭臬实施经济改革。

很多政策上受其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虽然改革开放也意味着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技术、管理和发展经验,我们在过去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也的确从各种有益的国际发展经验中得到启发、获得助益。

然而,我们从未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他国的模式和路径,而是服从于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和改善民生的根本目的,坚持了渐进式改革方式,秉持了改革促进发展、发展维护稳定、边改革边分享的理念,因而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独特改革开放发展分享之路。

第二,发展经济必须形成适用的体制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针对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改革首先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出发,取得“点石成金”的效果。

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鼓励和发展非公有经济、打破国有企业“大锅饭”、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关系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都着眼于改善激励机制,从而立竿见影地取得了调动劳动积极性、增强经营活力、加快经济增长的效果,同时也使改革获得了最广泛的共识,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拥护、支持和积极参与。

第三,坚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

矫正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低效率问题,围绕建立和完善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进行改革,不断消除妨碍资金、劳动力、土地和其他资源要素有效配置的体制障碍,促进了生产要素的积累、流动和重新配置,在使其得到有效利用的同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